㈠ 中国人有哪些奇怪的婚恋观
按:王菲和谢霆锋重拾旧爱了,由于这事儿牵扯到了张柏芝、李亚鹏、谢霆锋的2个孩子、王菲的2个孩子,很久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的人民群众坐不住了,要来点评一番。其中涌现了不少奇葩言论和婚恋观,让人不由感慨从五四到今天,那么些个思想真是白解放了。一起来欣赏一下国人有哪些奇怪的婚恋观。
老女人谈恋爱是笑柄
微博上有观点如是:“张柏芝以后至少身边有帅儿子,谢霆锋以后身边只有一个老女人”,还有人说王菲已经45岁了还恋爱“老不正经”“为老不尊”。
英国犀利的小说家毛姆曾写到:“陷入爱情而又不使自己成为笑柄,三十五岁是最大的年限。”
大概发出这样评论的皆是毛姆信徒,认为恋爱只是年轻人的特权,倘若人到中年还心思活泛,期望过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便是不正经的“异教徒”,为人取笑。
当然,变成笑柄的自然不会是男人,不是有个异常著名的金句:无论20岁、30岁、40岁还是50岁的男人,始终都喜欢20多岁的女人。老男人们可以在饭桌酒桌上大谈女人,讲黄段子证明自己魅力,也可以用资历、金钱换来年轻女孩的爱情。
变老了的女人则不可以,哪怕是身材仍如少女,面孔依旧好看,头顶天后王冠的王菲也不能爱上少年,“晚节不保”。
这一观点的信徒有男有女,他们眼中45岁中年女性的理想生活,一定抛弃了世俗的男女之情,在更能大有作为的广场舞江湖。
从一而终的才叫真爱
“如果那么多年王菲和谢霆锋都一直死等对方,没有跟别人结婚,这才叫真爱。他们的真爱如此收放自如,让我有点恶心。”看起来这话好像有点道理?
电影里的婚礼誓词不是也这么说的,“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者贫穷、健康或者疾病,我将永远爱你、珍惜你直到老去。”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真爱本就该一条路走到黑?先来看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做的迷箱实验。
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迷箱,迷箱外有食物,在猫第一次逃出迷箱后,再将其放回去,如此反复。
桑代克发现,多次尝试后,猫逃出迷箱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试错理论:当某一行为不能产生满意效果时,就会作出其他反应,直到最终结果满意为止。
猫如此,人亦然。
2013年《人民文摘》的一篇报道称,美国的离婚率约为50%;而信奉“从一而终”的中国离婚率连续十年走高,2013年北京的离婚率达到39%,上海紧随其后达38%。
数据证明,忠诚诚然可贵,但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给了我们更多的“试错”机会。
多次婚姻,或多段恋情,不代表没有付出真感情。人这辈子也不会只爱一个人。人经常要靠“不喜欢”“不适应”来认清自己、寻找道路。适应能力强并不天然是优点,生活的意义也在于否定错的、坏的、不想要的。
从一而终的未必是真爱,如果感情无法维系坦诚相待可能更好。好多人看似在感情中兢兢业业,“经营”“维护”,未必比不断试错的人更幸福。
谈那么多次恋爱的一定不正经
这里面既有骂王菲离婚2次了还姐弟恋是骚货的,也有骂张柏芝艳照曾经遍地传是骚货的。总之,谈那么多次恋爱就是“淫荡”。
作者侯虹斌形象地把这批人称为“三观正”:坚持大房原教旨主义,坚持贞操至上,坚持原配至上。
婚姻是这些坚持大房至上的女性,包括年轻女性所倾慕的体制,但求当个原配捞房子。为了能进入体制当个合格的体制内人士,一切游离于婚姻限制外的、更加多样的人生都要杀伐之。
那些两性经历丰富,不局限一段婚姻者,自然就是她们口中的“荡妇”,这种行为也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荡妇羞辱”,并且荡妇羞辱带来的危害还不小。
“荡妇羞辱”,指人们贬低或嘲笑某些女性的可悲现象。只因为她着装性感、享受性爱、经常做爱或者纯粹只是有人“谣传”她经常做爱。
首先,只要女性有意愿、心理和身体都做好准备、环境安全可靠,那么她可以自己选择谈几次恋爱,和谁做爱,这并没有错。但“荡妇羞辱”让女性认为性是一件坏事。
其次,这种“荡妇羞辱”也助长了“强奸文化”的合理化,它传递出一种观念,“强奸荡妇”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她们自己犯贱;而强奸本身的罪责在强奸犯,并不是由于女性是否享受性爱、是否穿着暴露、是否是性工作者。
为了孩子也不该离婚
王菲和谢霆锋复合,大批网友奔赴窦靖童的微博,各种批评叫骂,称两人未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他们各自的2个孩子可惨了。
普通人家,夫妻离异,孩子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从物质层面说,只是赡养费,就能让许多人撕破脸打破头。但明星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要洒脱的多,并不存在离婚后让孩子物质生活得不到保证的情况。
从精神层面上说,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关爱下长大确实很重要,但是明星们即使不离婚,除非隐退,很难真正做到有空陪伴孩子。《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为什么红火?如果明星爸爸们平日里都非常顾家,哪里会闹出来不会做饭不会给孩子梳头的笑话。
那些以“孩子的不幸”进行讨伐的,也许大部分是在现实生活里为孩子而活。有幸福的父母比有完整的家庭更重要,可幸福对世人来说太难,完整则相对容易,只需要忍受即可。这种无私的伟大,比起被讨伐的自私来说,或许怯懦地多呢。
也许我们将来都能像王菲那样恋爱?
有专栏作家无比热情洋溢写下了《也许我们将来都会像王菲那样恋爱》,文中说,在王菲身上,你可以看到,爱就是爱,它无关名利、婚姻、归属感。我举双手赞成这句话,但是我们将来真能像王菲一样恋爱吗?
想象一下,如果王菲和谢霆锋,每天坐公交挤地铁,每月一半的收入还房子贷款,离婚还要考虑孩子抚养、老人赡养一堆问题,他们有这么潇洒吗?
《中国新闻周刊》近日的报道《性烦恼的假象》一文中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婚姻承载了5大功能:性生活的固定配对、经济维系、共同抚养孩子、感情维系,和扩大社会链接网。
根据调查,2010年,中国的现存婚姻中,有1/5已经切切实实收到了婚外性的威胁,但这些夫妻确实没有离婚。
对于普通人来说,离婚的成本太高了,单独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社会关系网断裂,失去固定的性伴侣等等。明星们则不一样,他们有资本和能力去逃离一段不满意的婚姻,并且不为现实所累。
所以无论你为谁摇旗呐喊,看看得了,王菲和谢霆锋的复合对普通人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用更精练的语言概括下就是:与你何干。
㈡ 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婚恋观有什么不同
外国人是因为真的喜欢,真的爱,所以才在一起的,而中国人只是想生孩子,帮他们延续香火
㈢ 90后婚恋观是什么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有90后人口2.28亿。如今,大多数90后已经进入了恋爱结婚的年龄段,90后婚恋观是什么?
虽是玩笑,却折射了如今90后的婚恋观——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了,不愿意在感情中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促成一段稳定的关系。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负责任的体现,因为我们谁都不能保证,可以接受和一个不喜欢的人过一生一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90后的人被叫做叔叔阿姨了,92年的人步入中年了,而95后小伙伴们也已经到了法定结婚年龄。那些曾被当作孩子的我们,如今都开始谈婚论嫁了。
面临婚姻问题,大龄剩女所需要物质满足带来婚姻的安全感,男人则需要长足的事业成长期,二者冲突之下,面包和玫瑰该如何选择?婚姻问题也是社会新新一代人面临的问题,“不结婚”的社会话题必然也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㈣ 大学生的婚恋观及恋爱现状调查分析
大学生的婚恋观,纪恋温馨怪现状调查分析,我觉得你不如取代询问。因为英格这里问大家都不是大学生了。
㈤ 中国离婚率最低的省份
中国离婚率最低的省: 吉 林 43.45% 32.69% 辽 宁 42.69% 33.77% 黑龙江 42.11% 37.25% 新 疆 39.80% 34.70% 重 庆 39.46% 29.75% 上 海 37.86% 33.01% 北 京 35.05% 32.64% 四 川 34.56% 26.28% 天 津因为广东人有着较强烈的宗族观念,个人对宗族负责,在外都会相互帮衬,这就导致广东人极其注重家庭、家族,认为家丑不可以外扬,而且广东的价值观、婚恋观都非常保守,存在很多传统习俗,夫妻双方不愿意离婚,不想成为别人的饭后闲谈,所以久而久之在广东就很少出现离婚的了,当然了,这个很少出现不代表不会出现。娇小可爱的广东妹子广东不但是我国离婚率最低的,而且广东的女孩很少和外省的男生谈对象,更很少往外省嫁,那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呢?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第一点语言差异,广东本地人一般都是说方言的,特别是老一辈,基本上不会说普通话,与外省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二点饮食差异,广东人饮食口味普遍比较清淡,主食以米饭为主,而外省一般和广东人不一样,不少省份以辛辣、面食为主,这让广东人很难适应。
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婚恋观念的变化
中国人传统的婚姻观是:关系到两个家族的结合,还有传宗接代。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族,而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统的夫妻之间都是相敬如宾,互相关怀的。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中国人婚恋观偏向西方,婚恋变成了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自由婚嫁。而且,传宗接代的意识也越来越薄弱。现今的中国人大多对恋人都是抱着探新,好奇的心态。所以,社会上很多同居,婚外情,闪电离婚之类的事。
㈦ “我的爱情我做主”,90后的婚恋观你怎么看
现在这个时代的确,恋爱是由年轻人自己做主的。他们的观念也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偶尔也要听一听老人们的意见,因为毕竟老人们有一些经验和意见是值得参考的。如果一味的一意孤行,后果可能会有一些麻烦。或者制造一些矛盾,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㈧ 为什么中国离婚率高
现在还不算高。美国的离婚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个人一辈子要离四次以上。
㈨ 中国与西方恋爱观的差异
中国人恋爱是非常保守的,含蓄的, 但是西方人恋爱观是非常大胆的,自由的 ,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