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研究生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简介
数量经济学专业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它将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研究各种经济数量关系及其规律,既包括方法、技术研究,又包括应用研究和数理经济学研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研究是本学科的主要特点。本学科旨在培养掌握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及经济学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分析方法(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计算方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以上数量经济学专业2016年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变化,参考最新信息,仅供参考。
2.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怎么样难度大吗
上海财经大学试卷客观题很多, 计算题中偶尔会涉及到一些文字论述的部分, 但计算绝对是占有主要地位的, 鉴于此, 对于不是很擅长语言表述的工科学员而言, 上财 801 下的经济学专业很适合跨专业报考。上海财经大学各专业的复试线差距还是挺大的, 像西方经济学和保险学等专业, 复试分数线只有 350,而像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会计学等专业,复试分数线竟高达 390!但也要注意到, 经济学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偏低, 可能和它们初试科目要求数学一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从全国的统计数据来看,数学一的平均分往往都是低于数学三的。经济学专业一般都是考数学三, 但是上财经济学院考的是数学一, 这一点考生在确定报考专业时要注意加以考虑。另外, 由于 801 经济学综合下的专业众多,考生在确定目标专业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深入了解个别感兴趣专业的报录比、目标院校该专业的学科实力、就业前景等诸多方面的具体信息。 当然了, 在准备初试阶段, 还是应当将主要精力放在备考本身。
3. 上财大数据专业怎么样
上财大数据专业怎么样这个专业不是王牌专业但是上财本事是不错的专业不会太差的可以好好学习
4. 上财的区域经济学专业总体就业情况怎么样那个财经研究所难考吗望热心人告知
你好,就业不是太乐观哦,我们整体统计数据,对口专业就业率20%都不到,财经研究所要看项目的,貌似其实都不难
5. 上财的经济学系怎么样
课程不简单,数分、微宏观还是英文可能。。。好多经院老师都是海归博士,要求也都很高可以去加个双专,会计金融之类,应用能力就更强,以后证书出来更好了。。。这样可以不考研啊考研其实也不错,财大经院保研机会也挺多财大就业率95%以上,全国也没有几所高校高出了。。。银行会计事务所证券公司投行学校科研都可以,经济学面比较广,但是这样不够专一,所以自己要按方向突出重点cpa原则上大学本科不能考,但是听说有一定渠道来参加考试排除掉各大名校挂名在国内实际在美国混的名师们,财大其实经济学算是全国第一的,会计学则和厦大并列第一的。。。努力学习吧,经院绩点不好拿,加会计双专要争取班上前三了
6. 上海财经大学那如果在上财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东北财经的经济学中选一个,选哪个好啊
比专业可能会觉得经济学热门。不过经济学不是特别偏向应用,所以可能要读研之类,信息系统看着更实在一点吧比学校的话,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学校名气、综合实力无疑都是上财占优,这个和实习、个人发展得关系不小信息系统并不是上财的最强项,虽然说按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教学质量绝对过关。而我查了一下,经济学在东北财经是少有的重点学科好像财经类大学可能大部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类似的,至少上财的信息学院微宏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等都给的本人在上财读一个中等的专业,个人而言不会放掉现在上财的专业,哪怕给我东北财大最热最好的专业啦最后的选择还要照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环境,那个地方更接受东北财经还是上财之类的
7. 上财和央财的经济学专业哪个更好
我是上财毕业的。如果是说你将来打算回上海发展的话,上财应该是首选。上财一直是纯财经类大学排行第一的。上财好的专业基本都在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吧。虽然学校整体就业都很好。然后现在经济学院的学术水平,师资实力都很高,感觉会为出国继续研习经济打好很好的基础。中财了解的不多。但如过看就业的话,其实在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和上财比较像,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比较多。如果最终还是想从事经济金融行业的话,还是建议去综合性大学的相关院系比较好,北大,人大,复旦,厦大,南大这些经济金融传统强校的水平还是更高一些的。财经类院校么,相对比较现实一点,学校的学术氛围相对不足,大家都忙着考证啊,找实习啊,冲着多钱的工作去。
8. 上海财经大学大数据专业怎么样
上海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学)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数据科学、统计理论和经济管理基础,能够熟练使用外文进行专业文献阅读写作,及时掌握最新的机器学习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方法,能够进行经济、互联网等领域从事海量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创新卓越型数据科学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要专业课:线性模型、运筹学、数据结构、计算统计、分布式计算、数据科学导论、数据库、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文本挖掘、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数值分析与矩阵计算等。毕业生去向:出国深造、攻读研究生,或在经济金融、制药和互联网等行业从事预测决策、咨询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等工作。学院毕业生去向:统计与管理学院多年来的当年就业率均在97%左右,本科毕业生的升学人数和升学率较高,出国深造人数和比率增高,稳居前列。2019届本科毕业生共152人,国内读研40人(其中直升16人),国内升学率为26.32%,出国读研(博)42人,出国比例为27.63%;已就业58人,另有12人二次考研。国内升学院校涵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流院校。出国深造共计42人,占总人数27.63%,其中4名同学申请到国外全额奖学金博士项目,在本科生中十分难得。海外录取的院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香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国内外升学率为53.95%。大数据专业就业方向也是我们所关心的,都有哪些职位是对口的呢?1、大数据开发方向,所涉及的职业岗位为: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维护工程师、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架构师等;2、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方向,所涉及的职业岗位为: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高级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专家、大数据挖掘师、大数据算法师等;3、大数据运维和云计算方向,对应岗位:大数据运维工程师;这三个方向精通任何方向之一者,均会前(钱)途无量。
9. 财经大学的大数据专业好吗
财经大学的大数据专业还是比较好的,首先这个财经大学的大数据专业目前来说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相对应的工作也有很多福利待遇也是比较不错的
10. 央财和上财的经济类专业哪个更好
关于哪个学校更好,以我个人观点来说,上财更好,历史久,地方好。如果你要考,其实还是要看你自己以后想在那里发展。如果你想在江浙沪,当然考上财,如果想在北京,肯定要考中财。PS:这是新浪上的理论经济学的排名(2009)http://e.sina.com.cn/kaoyan/2009-01-15/1508184113.shtml这是新浪上的应用经济学的排名(2009)http://e.sina.com.cn/kaoyan/2009-01-15/1511184114.shtml这是2008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http://e.sina.com.cn/kaoyan/2008-09-03/1450162168.shtml你也可以查查麦可思09大学就业排行,那个排名比较专业。使用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工资情况等来做的排名,我觉得比国内的很多排名都专业。但是因为那个事图片,我不会弄上来。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名单排名 变化不大的 等级 校 名 1 A++ 中国人民大学 2 A++ 北京大学 3 A++ 南开大学 4 A++ 复旦大学 5 A++ 厦门大学 6 A+ 上海财经大学 7 A+ 浙江大学 8 A+ 南京大学 9 A+ 西安交通大学 10 A 武汉大学 11 A 东北财经大学 12 A 清华大学 13 A 西南财经大学 14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5 A 中山大学 16 A 暨南大学 17 A 吉林大学 18 A 中央财经大学 19 A 湖南大学 20 A 华中科技大学 21 B+ 四川大学 22 B+ 山东大学 23 B+ 北京师范大学 24 B+ 华东师范大学 25 B+ 西北大学 26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7 B+ 江西财经大学 28 B+ 天津财经大学 29 B+ 南京财经大学 30 B+ 浙江工商大学 31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2 B+ 辽宁大学 33 B+ 苏州大学 34 B+ 上海交通大学 35 B+ 东南大学 36 B+ 华南师范大学 37 B+ 浙江财经学院 38 B 山西财经大学 39 B 重庆大学 40 B 陕西师范大学 41 B 云南大学 42 B 安徽财经大学 43 B 武汉理工大学 44 B 湖北大学 45 B 上海大学 46 B 河北大学 47 B 兰州大学 48 B 湖南师范大学 49 B 华中师范大学 50 B 北京交通大学 51 B 南京师范大学 52 B 东北师范大学 53 B 福州大学 54 B 北京工商大学 55 B 郑州大学 56 B 长春税务学院 57 B 湘潭大学 58 B 黑龙江大学 59 B 中南大学 60 B 深圳大学 61 B 东北大学 62 B 安徽大学 63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4 C+ 宁波大学 65 C+ 福建师范大学 66 C+ 哈尔滨工业大学 67 C+ 南京农业大学 68 C+ 广东商学院 69 C+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70 C+ 山东财政学院 71 C+ 山东经济学院 72 C+ 河南大学 73 C+ 云南财经大学 74 C+ 青岛大学 75 C+ 中国政法大学 76 C+ 南京审计学院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南京理工大学 79 C+ 西南交通大学 80 C+ 山西大学 81 C+ 同济大学 82 C+ 中国海洋大学 83 C+ 河海大学 84 C+ 中国农业大学 85 C+ 重庆工商大学 86 C+ 扬州大学 87 C+ 河北经贸大学 88 C+ 华侨大学 89 C+ 哈尔滨工程大学 90 C+ 西北师范大学 91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2 C+ 浙江工业大学 93 C+ 外交学院 94 C+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95 C 北京工业大学 96 C 中南民族大学 97 C 上海理工大学 98 C 上海师范大学 99 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0 C 长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