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SPBILBIP如何进行多波段遥感影像的存储
多波段数据的存储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是:逐波段存储BSQ、逐行存储BIL、逐像元存储BIP。逐波段存储就是将一个波段的数据存储在一起,这样的话对于要一次性读取一个波段的操作较好,可是要是每次操作都涉及到几个波段的数据,这样的存储方法就对内存的占用比较大。也就是说逐波段存储对处理空间信息有利。逐像元存储将一个像元的数据先存储起来,然后再存储其他像元的数据,也就是说同一个像元的光谱信息被存在了一个连续的地址,这样对于操作像元光谱信息频繁的操作来说十分方便快捷。逐行存储是一种介于逐波段存储和逐像元存储的方法,它将各通道的每一行存储在一起,具体来说,就是存好了1通道的第1行,接着2通道的第1行,然后3通道的第1行,等等,当第1行都存储完毕就去存储第2行的数据。
Ⅱ 遥感影像的三种主要格式定义
遥感图像包括多个波段,有多种存储格式,但基本的通用格式有三种,即BSQ、BIL和BIP格式。
1、BSQ(band sequential)是像素按波段顺序依次排列的数据格式。即先按照波段顺序分块排列,在每个波段块内,再按照行列顺序排列。同一波段的像素保存在一个块中,这保证了像素空间位置的连续性。
2、BIL(band interleaved by line)格式中,像素先以行为单位分块,在每个块内,按照波段顺序排列像素。同一行不同波段的数据保存在一个数据块中。像素的空间位置在列的方向上是连续的。
3、BIP(band interleaved by Pixel)格式中,以像素为核心,像素的各个波段数据保存在一起,打破了像素空间位置的连续性。保持行的顺序不变,在列的方向上按列分块,每个块内为当前像素不同波段的像素值。
(2)遥感大数据存储方式扩展阅读
各类遥感图像都存在在几何校正的问题。由于人们已习惯使用正射投影的地形图,因此对各类遥感影像的畸变都必须以地形图为基准进行几何校正。几何校正大致如下:
①选择控制点:在遥感图像和地形图上分别选择同名控制点,以建立图像与地图之间的投影关系,这些控制点应该选在能明显定位的地方,如河流交叉点等。
②建立整体映射函数:根据图像的几何畸变性质及地面控制点的多少来确定校正数学模型,建立起图像与地图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如多项式方法、仿射变换方法等。
③重采样内插:为了使校正后的输出图像像元与输入的未校正图像相对应,根据确定的校正公式,对输入图像的数据重新排列。在重采样中,由于所计算的对应位置的坐标不是整数值,必须通过对周围的像元值进行内插来求出新的像元值。
Ⅲ 多波段数据有哪些存储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BSQ(按波段顺序存储)BIP(按波段像元交叉存储)BIL(按行交叉存储),BSQ为最简单的存储方式,它提供了最佳的空间处理能力,适合读取单个波段的数据,BIP提供了最佳的波谱处理能力,适合读取光谱剖面数据,BIL是介于空间处理和光谱处理之间的一种折中的存储格式
Ⅳ 遥感图像的数据格式有那些
如果是原始的卫星影像,有可能是磁带存储的二进制格式,即*.bin。如果是从地面站买到的数据,多半是Geo-Tiff的格式,即带有坐标的Tiff图。如果是已经格式调整完成,等待分类、分析的影像,一般为*.img格式
Ⅳ 遥感数据的存储方式有哪些
典型的有BSQ,BIL BIP三种专用格式还有Tiff,bmp等通用格式
Ⅵ 泰坦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Titan Image V8.0特点
1、强大的数据支持能力1) 能够直接操作PCI PIX、TIF、GEOTIFF、BMP、JPEG、RAW主流遥感影像数据格式,并支持Titan GIS 、ArcView SHP、MapInfo MIF、DXF等上百种数据格式的读取、转换。2) 具备开放、灵活的底层架构,提供强大的对新增数据源支持能力2、丰富高效的遥感图像处理功能 持国内外主流遥感影像的高精度处理功能 提供上百种核心遥感影像处理工具供用户选择 集成高空间分辨率卫星数据及航空数据处理、高光谱、雷达数据处理功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 3、方便友好的操作方式基于国内用户使用习惯的深入调研和理解,提供贴合用户操作习惯的使用流程,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易学易用;支持多任务处理功能,允许用户同时执行多个处理操作。系统以后台执行操作的方式,并行执行多个处理任务。提高图像处理的效率,节省用户的时间。4、强大的GIS功能支持大多数常用GIS数据源,提供对矢量库、影像库、影像文件、各种GIS专题数据的叠加显示及地图整饰工作;提供了高质量、专业化的影像图制作。5、丰富的二次开发函数库 提供多达上百种的C++图像处理算法库和灵活多样的算法扩展实现模式,支持VC++开发环境; 2) 提供细颗粒度开发组件,支持.NET、C++开发环境。6、紧密的更新升级机制 密跟踪国产遥感卫星发射计划,快速实现对新增传感器的支持,以提供对TH、ZY-3、ZY02-C的支持 密切跟踪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修订,确保软件系统的同步更新 关注用户体验,针对用户反馈及时更新 三、Titan Image V8.0 新特性 新增无人机数据处理模块:针对国土、环保、林业等行业的应急保障需求,提供无人机数据的快速定向、自动匹配、空三处理、正射校正以及镶嵌功能,操作简便、高效快捷、通用性强 新增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立体像对的DEM提取功能:能处理P5、天绘、资源三号等多种传感器,支持DEM快速生产; 新增影像自动接边功能:针对影像镶嵌时重叠区域出现错位的问题,提供自动接边处理功能,有效纠正范围可达50个像素,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镶嵌结果; 全新的高光谱数据处理模块: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增加多种独创的高光谱处理函数,极大丰富了原有的算法库,能处理主流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及实验室光谱仪数据,为高光谱数据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实用的高光谱数据处理方法; 全新组织的影像工具箱:对影像工具箱的功能进行了重组,新增遥感影像立体像对DEM提取功能,并集成了原几何配准、影像镶嵌模块,提高了影像工具箱的影像处理能力 改进面向对象分类功能:改进图像分割算法的运行效率,能更好的支持大数据量的分割,提高面向对象分类的实用性 改进影像镶嵌功能:对自动镶嵌线生成算法进行了重新设计,提高镶嵌效率; 四、Titan Image V8.0 产品功能 Titan Image8.0流程化定制模块提供一个工作流处理的定制工具,提供了遥感图像常用操作和处理算法,用户只需根据数据处理的要求,很方便地定制所需的数据处理流程,系统即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动、批量地处理图像数据。用户也可以根据数据处理要求的变化而相应地更改数据处理流程。 可视化操作界面; 可定制与扩展的数据处理流程; 批处理与高效性。 重点项目介绍:遥感数据处理商用软件(863重点项目)遥感数据处理商用软件项目由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采用遥感领域成熟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研制开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用、可靠、先进的泰坦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系统,该系统目前已达到了和国际知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同等技术水平。系统由软件集成环境、几何校正,影像镶嵌,雷达数据处理,高光谱数据处理,高空间分辨率数据处理、三维飞行、影像库服务管理九个主模块组成,同时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满足了我国各行业遥感应用的需要。目前该软件已经在众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很多行业用户选定为本行业的底层支撑软件平台;获得了国家多部门多次表彰,并被指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多源遥感数据处理与服务系统(863重点项目)该项目由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武汉大学、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三家单位共同参加完成的面向国家和行业部门提供大范围、综合、高效的多源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实现我国自主卫星遥感数据综合化、流程化处理与应用。该系统借鉴国际多源遥感处理和产品加工前沿技术,建立专业的遥感图像加工处理系统(高分辨率处理专业模块、SAR数据专业处理模块、高光谱数据处理专业模块和红外遥感数据专业处理模块),为“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处理与服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该项目的成果,为我国自主产权的大数据量遥感数据快速并行处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投资项目遥感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863重点项目)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核心技术的攻关及产品研发。该项目针对国家统计局在投资项目动态监测与管理方面的重大需求,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基于遥感技术,结合GIS、GPS技术,研究对投资项目进行遥感动态监测与管理的机理、模型和技术方法,建立投资项目遥感动态监测与管理业务运行系统。该系统解决了目前统计业务中空间地理信息缺乏、数据更新迟缓、实地取证困难、数据难保真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提升对投资项目的宏观监测管理水平,为国家统计局投资司的投资项目监测管理业务实现“阳光统计”、“科学统计”提供技术手段,为投资项目的重点监测与预警、快速遥感调查应急反应、统计辅助巡查等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该项目的成果,在重点投资项目的实施监测、用地监测管理等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泰坦 (Titan)大型空间信息处理系统软件平台(北京市科技攻关重大计划)本项目在泰坦GIS、遥感、制图等软件基础上,研发形成了可以支撑大型空间信息处理应用的软件平台,该平台可以进行遥感图像的网络分布式处理,海量空间数据管理,研制了空间信息应用开发组件库,特别是在大型空间信息处理系统平台集成技术上的创新成果,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认可。项目成果在“北京一号小卫星深加工”、“网络导航及产业链构造”等多个民用和军用项目中得到应用,开发了国内各领域的大量用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果荣获200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较好地推动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空间信息软件行业的发展。土地整理遥感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863项目)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在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设立的863专题项目,项目对遥感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资源整理标准研究,基于成像光谱与雷达数据等多源数据融合的土地质量信息提取,基于“3S”技术的全国、区域、县域和乡级不同尺度的土地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方法体系构建。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协调管理,由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完成。该项目成果为土地变化的快速监测,建库管理提供了基础。高(多)光谱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技术及软件开发(863项目)该项目是国家科技部在资源环境技术领域设立的863专题项目,由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完成。根据冶金勘查部门的具体应用要求,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基于GIS的遥感图像标准制图技术与规范文本,研发完成了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技术的软件系统以及示范区的系列应用成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的方法体系和工程化的解决方案(或工作流程);构建了不同地质与生态景观区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的最佳方法组合模式;提交了一套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技术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在西藏地质勘查及南非找矿中,被有关部门广泛采用。大数据量数据压缩、传输与规模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国防科工委“十一五”民用遥感卫星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是国防科工委在“十一五”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应用技术发展领域设立的研究项目,项目完成了建立统一的大数据量航空、航天遥感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模型,大数据量遥感影像的快速高质量压缩机制,大数据量遥感数据的大规模处理平台三大任务。该项目研究了包括海量空间数据的压缩算法研究、海量高速率数据的实时传输与记录研究、高性能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等,为遥感空间数据的快速压缩、网上发布与处理奠定了基础。
Ⅶ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中BIK的图像存储格式是怎样存储的
Band Interleaved by Block,波段按块存储。(Erdas官方帮助的解释)
Ⅷ 常用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有哪些
遥感图像处理的硬件系统图4-5-1显示了图像处理的硬件系统的主要部件,它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以及系统操作台。图4-5-1遥感图像处理的硬件系统(1)计算机。计算机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核心,对主机的选择可以根据处理的规模来定。对于数据量特别大、处理速度要求很高的情况,应选择大型及至巨型计算机。而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工作站和微机足够满足通常的遥感图像处理的要求。特别是微机的发展,使得以前需要大型计算机完成的处理工作,微机就可胜任。(2)输入设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常用输入设备有磁带机、磁盘机(包括光盘)、摄像机、胶片扫描仪、析像器、数字化仪等。(3)输出设备。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常用的输出设备有磁带机、磁盘机(包括光盘)、胶片扫描仪、彩色显示器、绘图仪和各种类型的打印机等。(4)存储设备。由于遥感图像数据量往往很大,因此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中还需要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常见的存储设备有软盘、磁盘和磁带,大容量的光盘现在也开始广泛地用于遥感数据存储。(5)系统操作台。系统操作台是安置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及开展图像处理时所需的辅助设备。良好的图像处理环境,无疑对保证图像质量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微机的发展,操作台已逐渐消失,而代之以键盘和鼠标及简捷、实用的操作界面。操作终端与显示设备合二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