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大数据|加入相互宝有什么利弊

❶ 支付宝中的相互宝每月分摊这么多钱,有没有诈骗性

熊出墨的朋友圈里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同一件事,“为什么相互宝越来越贵了?”“分摊金额为什么越来越多了?”讨论背后,彰显出的是各界人群对于相互宝这样一个创新性型产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中也不乏不理解。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相互宝在支付宝APP上线,提供大病互助服务,加入的成员在遭遇条款中包含的100种重大疾病时,可享有30万元或10万元不等的保障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截止目前,已经有一亿用户加入了该项互助计划。据了解,存在类似疑惑的用户不在少数。在过去这一年里,相互宝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网络互助到底与商业保险有哪些界限,熊出墨来为你一探究竟。

帮助人数和分摊金额则呈阶段性上升之势,且二者走势重合度极高。帮助人数的<500人、1500-2000人、>2000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分摊金额的<1.5元、3-3.5元、4元左右。

关于分摊金,相互宝年初回应表示,预计今年的分摊金依旧不会超过188元。。在类似的商业保险产品中,25岁以上用户保费通常都在这一标准线之上。以支付宝在售的健康福1年期重疾险为例,保障100种重疾,30万保额,26-30岁男性用户保费为237元,随年龄递增,56-60岁男性用户保费为5076元。

湖南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还强调了网络互助平台经营中的道德风险,“网络互助在运营过程中,实际上只承担运营与管理的责任,并不对风险进行兜底。因此在实际的获客与赔付过程中,网络互助平台没有意愿也没有动力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严格的筛查。反而可能会因为管理费与分摊总额挂钩以及对获客成本的考虑,而有放松准入与准出的倾向性。”

道德风险还可能导致分摊金再次变多,张琳提到,“遵守规则的用户会因为不断高涨的分摊金而退出,最终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果”。这就又回到了前文所讲的相互保越来越贵的问题。

此言非虚。即便是有蚂蚁金服背书的相互宝,也曾经一度在业界遭受各种质疑和非议。相对于其他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的公开透明程度还算比较高,但依然有不太了解具体内容的消费者产生误解。

总之,网络互助行业正在探索中前进,参与者和玩家与日俱增,相互宝、水滴互助、轻松互助之后,滴滴、360、新浪、苏宁、美团、网络等等互联网公司也陆续入了场。同时,行业痛点属实突出,任重道远。

或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对于背负着社会各界更多希望的创新产品相互宝来说,人们往往希望它能探索出更多普惠和创新的产品,用以帮助社会上更广大的弱势群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相互宝不仅仅是相互宝,更像是背负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路者,所以收到的关注和压力也会更大。

❷ 互助宝为什么关停

美团互助被关停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偏离美团主业,美团本身是一家做外卖、生鲜零售、打车等生活服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而美团互助则是类似保险的一种业务,这二者八竿子打不着,更何况美团自身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大数据杀熟、外卖骑手送餐时间被挤压、抽成过高等问题,相比较于搞什么网络互助,先把自己这摊子事整明白才是正事。二是逆选择风险不断增加相互宝宣布关停了。这里的“逆选择”是保险行业的专业术语,意思是投保的人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不利于保险公司的行为,比如有病者要求参加健康保险,死亡率高的人要求参加死亡保险等。【拓展资料】据上游新闻的报道,12月28日,相互宝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行。相互宝表示,将全力做好后续保障工作,并建议成员自主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保障方案。自公告之日起,相互宝成员就不再参与互助分摊,原定于公告日扣款的分摊金及2022年1月的两期分摊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关停前医院初次确诊的患病成员,符合互助规则的,仍可在180天内申请互助金,相关费用也由平台承担。据券商中国的报道,互助形式在国内具有社会实验、探索的性质。2011年,国内诞生了第一家网络互助平台“抗癌公社”。2018年10月相互宝出现,国内网络互助行业真正发展起来。相互宝创新性地提出“实名制”、“先保障后分摊”、“无资金沉淀”等模式,上线一年,参与用户就超过1亿。其中,近六成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2020年8月,网络旗下灯火互助关停,拉开了互联网互助平台退场的序幕。2021年至今,包括美团互助、腾讯投资的轻松互助和水滴互助、360互助、小米互助以及相互宝在内,至少已有10家互助平台宣布关停,如今一旦相互宝关停,那么将会成为最后一个关停的大型网络互助平台,也就意味着网络互助的时代将要结束了。

❸ 相互保为什么分摊的越来越多一个月的着几十块

因为退出的人越来越多,分摊比例就会越来越高。而有些人不还款,会导致分摊不平衡,破坏平台的资金流动。

相互宝本来是一种互助保险方式,其初衷是为了让那些没有足够多的钱承担起大病费用的人,通过相互帮助之后可以达到减轻大病费用的目的。

(3)相互宝大数据扩展阅读:

1、便宜。相互宝成员结构年轻,以80、90后为主,发病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截止2019年9月第一期,相互宝累计救助了2839人,重疾发生率仅为0.003%。

最新数据显示,人均分摊3.06元,测算2019全年人均分摊金额约为30元左右,不过一杯奶茶钱,对于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买保险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2、门槛低,可随时退出。符合健康告知要求,芝麻信用达到一定的分数可免费加入。如果后期觉得不合适或者有更好的风险保障工具,随时都能退出,没有心理负担或决策成本。

3、确诊即赔,不与商业保险冲突。相互宝是基于“帮助他人,守护自己”的互助精神,成员初次确诊保障范围内的疾病,可一次性申请领取保障金,有点像重疾险。它与社保和商业保险性质不冲突,可叠加使用。

❹ 相互宝的分摊怎么越来越贵,真是个坑吗

这确实是一个坑。因为我就是在相互宝刚出来的时候,不小心点进去了。但是他说是免费的,所以我也就没有取消。但是最后却发现他扣了我不少钱。然后我就及时的把它退了出来。但是也是损失了一小笔钱。真的是特别坑的。他的概念特别好,说是一种意外险。但是这种意外险也太贵了。每个月都要拿出钱来。而且是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所以这种意外险还不如不保。而且有的人就算买了相付宝,他生了大病的话,也不一定能够报销。所以我觉得这是个坑。

有的时候支付宝是由诱导用户的嫌疑的。因为我就是不小心点进去了那个页面。然后就退不出来了,退保的过程特别艰辛。因为他退保的按钮藏在了不知名的地方,需要不停的寻找,这就是他的小心机。不想让你退保。所以就把他的退保按钮藏起来。

❺ 意外受伤可以在相互宝报销吗

首先相互保意外伤害是不可以理赔的。相互保只有对确诊的保单范围内的重大疾病进行理赔,而对于意外伤害是不进行理赔的。赔付跟商业保险不冲突,可叠加使用。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同时参与相互宝又买了其他商业保险,如果发生符合条件的疾病,即可同时享有两份理赔金,两者是不冲突的,这也是相互宝的一个亮点,估计很多朋友就是看重这一点吧。拓展资料:一、相互宝的优缺点1、门槛低,随时退出。只要大家符合相互宝的健康告知要求,且支付宝的芝麻信用达到一定的分数都可以加入。但如果后面觉得不合适相互宝不怎么样或者有其他更好规避风险的保障工具,大家都可以随时退出,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和决策的成本,这一点,可见相互宝非常可以。2、保费便宜。根据支付宝的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9月第一期,相互宝累计救助了2839人,重疾发生率仅为0.003%。其中大数据显示,人均分摊只需3.06元,同时也测算出2019全年人均分摊金额仅约为30元左右,这笔钱也就是一杯奶茶的钱,30元的互助计划如若发生重症最高可获得30万理赔金。二、相互宝的缺点1、分摊的互助金属于赠与,不承诺获得确定的保障,也就是说分摊的钱花了就花了,不会因为自己分摊了这部分钱,就可以保证自己一定能在将来生病时获得互助金,这就有可能你自己帮别人交了几十年的钱,到了自己生病要用到钱时可能没办法拿到互助金,这就显得相互宝有点坑了。2、如若在遭遇以下因素时,互助平台可能会关闭:参与人数太少;互助计划不符合政策要求;平台主动终止计划;其他不可抗力因素。3、支付宝平台有权调整保障内容。比如,前一段时间,支付宝相互宝修改了健康告知的要求,即调整之后,某一种健康问题不再符合新的健康告知要求了,那么,即使是在健康告知要求调整之前加入计划的人,也只能退出该计划了。4、分摊费用不确定: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已经上线2年多了,从2019年2月至今,每次的人均分摊金额,从0.03元暴涨至3.93元。由于目前加入相互宝的年轻人较多,未来随着成员的平均年龄的增长,大病的发病率也会有所提高,分摊费用是难以预测的。

❻ 加入相互宝有什么利弊

利:

1、0门槛,只要你的年龄在出生满30天-59周岁,并且符合相互宝健康告知,只要动动手机即可加入,不收费。

2、分摊少:相比较于保险动辄几千的保费,相互宝的分摊金额可以说少得可怜,相互宝承诺一年不会超过188元。每次分摊的金额是根据需要救助的人来决定多少,然后平摊到每个成员身上。

3、健康告知宽松:相互宝健康告知条件比较宽松,可覆盖更多需要大病保障的人群。

弊:

1、相互宝在条款中明确提到,相互宝成员分摊互助金属于赠与行为,已完成分摊的金额是无法撤销的。简单来说就是你分摊之后,这些钱就无法退还了。

2、相互宝互助金额有点低,标准版互助方案最高仅有30万元互助金,相当于一个重疾险。对此相互宝也明确提到,相互宝只是一个互助计划,适合作为对商业保险的补充,不能作为主要的身体保障。

相互宝作为保险配置的补充,还是很值得加入的,毕竟每一期分摊的钱很少,一般是几分钱,而且,只要在互助范围内,都是可以理赔的。

万一突发重疾或者意外伤害,可以多一份保障,没有意外就当是做公益了,帮助他人渡过难关。

如今虽然面临信任危机和用户数下降,但可以预见支付宝仍然会把“相互宝”业务坚定地做下去。因为蚂蚁金服最初做网络互助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管理费。

其真正目的是要培育平台用户的保障意识,从而将“相互宝”的巨大流量转化为互联网保险流量,为其在支付宝上布局的保险板块服务。

这才是做“相互宝”的真正目的,管理费只是蝇头小肉而已

❼ 相互宝扣我钱怎么申请退款

第一,在参加相互宝期间扣掉的分摊费用,通常是不能退回的。在参加相互宝的时候也是有90天等待期的,若是在等待期内加入者本人患了条款所保障的疾病,那么相互宝就会把加入者支付的分摊金额退回。如果是相互宝成员自己退出相互宝、或者是因为不符合相互宝的加入条件而退出等,那么已经扣的钱就不能退回了。第二,相互宝属于大病互助保险,相互宝成员加入后需要每个月进行分摊,因为分摊金和相互宝理赔出去的互助金有关,因此每位成员每个月需要分摊的金额数目也不定。相互宝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而成立的一项互助计划,加入相互宝的用户在参与分摊的同时,自己也是可以享受到保障的。当自己因病需要费用治疗的时候,是可以申请相互宝的互助金额的,该互助金额由参与了相互宝的用户共同分摊。但是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用户需要分摊的金额也原来越高。第三,如何退出相互宝分摊?支付宝相付宝分摊怎么取消?1、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进入“蚂蚁保险”。2、进入“我的互助金300000”。3、点击“大病互助计划”。4、点击下方的“放弃保障”。5、点击底部“坚决放弃”。6、点击“确认”放弃。7、输入支付密码,即可成功退出相互宝。_ 注意,1.此前已公示案件对应的每期分摊金额仍需支付。_ 2.退出后如果要再加入,需重新计算90天等待期,并重新评估健康条件。第四、相互宝的模式:相互宝采用的是“一人生病,大家出钱”的互助模式。通俗来讲,网络互助相当于建了一个大的用户群,集众人力量,帮助患病成员渡过难关。加入成员如遭遇大病,其他人平均分摊所需的医疗花费,同样地,自己遭遇大病也可以得到相应的互助金。网络互助没有中间代理商和销售环节,加上风控能力、较低的管理费比例,因而能以较低的成本运转。相互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互助保障平台。

❽ 相互宝的分摊金额为啥越来越大了

参与的人越来越多,通过观察期的人也越来越多。参加的总基数大,符合赔偿的人也会随之增加,这是就是概率游戏,所有的保险都会有精算师,在项目实施前通过大数据比对近些年符合赔偿人的总数,再测算大概参与人数多少达到平衡,整体还是符合常理的。

❾ 支付宝互助宝为什么停了

背后的原因主要有3点:1.监管原因。在蚂蚁集团整改时,其中一项改革内容就是要将蚂蚁集团作为一个金融集团整体纳入监管,作为蚂蚁集团旗下的相互宝业务,面临两难的选择,一是将相互宝业务终止剥离,单独出售;二是将相互宝业务纳入监管。第二种显然行不通,相互宝不是保险,而是互助平台,不适用于当前的保险法,监管机构不可能为了相互宝单独出台法规,唯一的路就是剥离出售。2.相互宝每个月均摊两次,由于均摊金额不提高,推出的人越来越多,每个月退出人数100万-200万,趁着还有7500万用户,可以更好的卖个好价钱。3.借鉴水滴互助等退出模式,给用户转保。相互宝停止运转以后,用户可以转保商业重疾险,一年期,免费送三个月保费,后续每个月要扣商业保险费。相互宝7500万用户,假定3000万人接受转保方案,每年保守估计人均保费300元,可以带来900亿保费收入,按照佣金30%,可以拿到270亿收入相互宝平台随着参与人数增加,出险人数居高不下,每期4000人出险,虽然收取的管理费每个月有一亿左右,但是调查管理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而均摊金额攀升加剧人们对相互宝未来可靠性担忧,进一步引发退出人数增加,提前终止也不失为一种策略。相互宝平台兴废取决于参与人数、均摊金额、政策环境和用户预期。即使政策允许,按照当前每期退出人数,2年以后也会关停,只是时间问题。【拓展资料】1.相互宝的优点保费便宜:根据支付宝的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9月第一期,相互宝累计救助了2839人,重疾发生率仅为0.003%。其中大数据显示,人均分摊只需3.06元,同时也测算出2019全年人均分摊金额仅约为30元左右,这笔钱也就是一杯奶茶的钱,30元的互助计划如若发生重症最高可获得30万理赔金,这不香吗!门槛低,随时退出:只要大家符合相互宝的健康告知要求,且支付宝的芝麻信用达到一定的分数都可以加入。但如果后面觉得不合适相互宝不怎么样或者有其他更好规避风险的保障工具,大家都可以随时退出,不需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和决策的成本,这一点,可见相互宝非常nice!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