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细分市场结构|大数据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① 大数据市场未来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大数据市场未来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的迅速发展,新数据源不断出现,而中国数据总量的不断增长,使大数据成为一种重要资源,有利于推动零售、旅游、医疗、金融、电信、政府公共服务各个领域的业务创新。

大数据转变企业商业模式

来自于线下大数据市场(IT企业的大数据应用及大数据平台业务市场)中IT巨头和单一大数据业务的厂商开始行动,优化产品和服务路线图;线上大数据市场(互联网用户数据市场,以及以互联网金融为主的线上金融市场)的成熟度逐渐提高,以金融和零售为核心的线上大数据应用走向成熟,市场体量进一步扩大。企业着力培育数据资产,积极探讨数据变现,行业大数据多集聚、少融合。

大数据产业链整体布局完整,但局部环节竞争程度差异化明显。数据采集环节,综合型大数据源市场处于结构化整合阶段,垂直型大数据源市场处于布局阶段;数据存储和数据挖掘环节市场结构稳定,国际巨头垄断,寡头格局已经形成,国内企业短期内很难超越;数据应用环节是国内企业的机会,但技术仍不成熟。

各环节产业链正在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模式一:利用存储能力进行运营,满足企业和个人面临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模式二: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后预测相关主体的行为,以开展业务;模式三:直接进行信息租售或提供信息租售平台;模式四:IT服务提供商提供大数据空间出租模式,通过出租一个虚拟空间,从简单的文件存储,逐步扩展到数据聚合平台;模式五:针对企业需求,为运营某一环节或某一业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实施单点技术,例如向零售商提供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得营销点子;模式六:针对企业系统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模式七:BDaaS (Big data as a service),数据应用即服务的模式,通过云服务提供在线大数据技术或者解决方案。

根据易观智库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行业投资结构数据显示,金融、通信、零售为前三大行业,投资占比分别为16.0%、15.6%和13.9%。政府、医疗、旅游投资比例分别为12.7%、9.0%和4.1%。六大行业累计占比71.3%。其他行业包括教育、制造、能源、媒体、互联网等,累计占比28.7%。大数据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即针对企业而言,以云端大数据集聚为前提条件,以行业云服务为平台,共享企业间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市场三大趋势渐显

大数据市场未来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其一,数据生态系统复合化程度加强。大数据的世界不只是一个单一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而是一个由大量活动构件与多元参与者元素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终端设备提供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接入服务提供商、数据服务使能者、数据服务提供商、触点服务、数据服务零售商等等一系列的参与者共同构建的生态系统。而今,这样一套数据生态系统的基本雏形已然形成,接下来的发展将趋向于系统内部角色的细分,也就是市场的细分;系统机制的调整,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系统结构的调整,也就是竞争环境的调整等等,从而使得数据生态系统复合化程度逐渐增强。

其二,数据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财务表现。当“数据资产是企业核心资产”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后,企业对于数据管理便有了更清晰的界定,将数据管理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战略性规划与运用数据资产,成为企业数据管理的核心。数据资产管理效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显著正相关;此外,对于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而言,数据资产竞争力所占比重为36.8%,数据资产的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表现。

其三,产业核心要素的掌控者主导数据生态体系。数据生态体系中的核心环节是产业的核心要素,例如电商的支付、物流、信息(信用)。掌握产业核心要素环节的企业若顺势而为,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进一步释放,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产业核心要素的大数据掌控数据生态的主要生态链,从而最终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再一次腾飞。

大数据应用推动各行业发展

进一步通过数据驱动经营和营销,各零售企业会以会员为核心进行管理优化,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数据驱动,实现决策优化及精准营销。行业会探索越来越多的大数据营销新模式,各类零售企业会积极尝试新机会,如微店等,寻找消费者偏好的新潮流。不断丰富外部数据源,在企业自身线下数据采集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更丰富的外部数据源合作将快速提升营销的精准度,包括权威市场研究机构、领先互联网巨头等。

旅游大数据的应用,是尽快建立数据统一化标准,建立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区域旅游数据一体化,全国旅游数据一体化。实现大数据的三屏统一(旅游监管大屏、景区公告大屏、游客手机屏)。

通过利用医疗服务的EHRs数据、医院与医保的结算与费用数据、医学研究的学术、社会、政府数据、医疗厂商的医药、医械、临床实验数据、居民的行为与健康管理数据、政府的人口与公共卫生数据、公共社会经济生活中网络产生的数据等方面,为医疗行业的药品研发、疾病治疗、公共卫生管理、居民健康管理、健康危险因素分析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在传统金融运作模式下,金融机构评估消费者的信用状况、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的能力不强,导致部分金融领域产品服务定价过高,部分领域成为剩余市场,这与实际的金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大数据将有助于推动金融和银行产业中的数据聚合,基于产业整体数据挖掘价值,推动产业的发展,推动业务模式的创新。金融业大数据目前应用的主要价值在于金融风险管理、消费智能、智能运营等。

电信企业从传统数据时代走向大数据时代。由于电信企业生产运营所需,自身生产管理系统已经具备海量以客户为中心组织的统一的视图数据资源。大数据可为电信业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增强管道智能化;更加精准的洞察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升级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客户价值;提供数据安全服务,在大数据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它是治理交通拥堵、雾霾、看病难、食品安全等“城市病”的利器,更将为政府打开了解社情民意的政策窗口,打造平台的政府、服务导向的政府、开放的政府,即智慧政府。其应用价值是:加强统筹规划,优化大数据形成机制;加强数据收集和信息感知,提高智慧城市感知水平;推进大数据应用,提高经济社会智慧化水平。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市场未来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② 大数据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

2020年应用市场数据规模市场份额将达到40%

随着大数据相关产品及应用的不断普及,未来五年,应用层规模将逐步增长。在技术层、数据源层以及衍生层的共同支撑下,应用市场规模份额将达到40%。其中,交易市场规模虽然占比最少,但是正是由于他的存在,使得数据的交易从法律上实现数据的合法化问题,以及实现了数据价值兑现。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行业大数据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③ 大数据未来的前景怎么样

发展历程:十年来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我国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自2014年起,“大数据”首次被写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逐渐建立起来,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被完善,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发展成熟,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④ 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数据的资源化何为资源化,是指大数据成为企业和社会重视的重要战略资源,并已成为我们争相抢夺的新焦点。因此,企业必需要提前制定大数据营销战略计划,抢占市场先机。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为大数据提供了弹性可拓宽的根底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渠道之一。自2013年开端,大数据技能已开端和云计算技能紧密结合,估计未来两者联系将更为密切。除此之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齐助力大数据革新,让大数据营销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科学理论的打破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就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一样,大数据很有可能是新一轮的技能革新。随之兴起的数据发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能,可能会改变数据世界里的许多算法和根底理论,实现科学技能上的打破。数据科学和数据联盟的成立未来,数据科学将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各大高校将设立专门的数据科学类专业,也会催生一批与之相关的新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基于数据这个根底渠道,也将建立起跨领域的数据同享渠道,之后,数据同享将扩展到企业层面,而且成为未来产业的中心一环。数据走漏泛滥未来几年数据走漏事件的增长率或许会到达100%,除非数据在其源头就可以得到安全保障。可以说,在未来,每个财富500强企业都会面临数据进犯,不管他们是否现已做好安全防范。而一切企业,不管规划大小,都需要从头审视今日的安全界说。

⑤ 大数据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全球狭义(专门用于大数据的软件、硬件及服务)大数据口径产值280亿美元。专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属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市场调查报告》预测,2016年中国主要用于大数据的软硬件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5.9亿元。 未来三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还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

⑥ 大数据前景怎么样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愈发认识到现代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无论是互联网头部企业对IT技术的研发应用还是普通企业的发展需要都可以看出IT行业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发展态势下,行业竞争同样十分激烈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人才急剧增加,所以大数据行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这里介绍一下大数据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①java:一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

②spark:专为大规模数据处理而设计的快速通用的计算引擎。

③SSM:常作为数据源较简单的web项目的框架。

④Hadoop:分布式计算和存储的框架,需要有java语言基础。

⑤spring cloud: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他巧妙地简化了分布式系统基础设施的开发。

⑤python:一个高层次的结合了解释性、编译性、互动性和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

互联网行业目前还是最热门的行业之一,学习IT技能之后足够优秀是有机会进入腾讯、阿里、网易等互联网大厂高薪就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普通人也可以学习。

想要系统学习,你可以考察对比一下开设有相关专业的热门学校,好的学校拥有根据当下企业需求自主研发课程的能力,建议实地考察对比一下。

祝你学有所成,望采纳。

南京北大青鸟学生课堂实录

⑦ 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现在本科院校大数据专业都增加了,可想而知,前景如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剖析同样,这个专业也是属于顺应时代发展,抢占市场先机的“投机”行为,作为新兴的、交叉的专业,不可能有成熟的概念、培养方案,各高校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培养方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无论怎样变都是统计学、数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大杂烩”,核心是统计学+计算机。看一看相关介绍就知道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毕业生通过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地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应用中的各种典型问题的解决办法,将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从事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应用。 也是很笼统很空虚,为什么?因为新啊,前无古人啊,没有经验可遵循啊。再看一下主要课程: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应用统计(统计学)、大数据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实践等课程。统计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是核心点,加一点数学、数据科学课程。

⑧ 大数据前景怎么样

大数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易华录(300212)、美亚柏科(300188)、海量数据(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视(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创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蓝色光标(300058)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历程 市场规模 细分市场格局 应用市场格局 发展前景预测等

发展历程:十年来大数据产业高速增长,我国信息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大数据产业布局相对较早,2011年,工信部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四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政策基础。自2014年起,“大数据”首次被写进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大数据产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此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逐渐建立起来,相关政策与标准体系不断被完善,到2020年,我国大数据解决方案已经发展成熟,信息社会智能化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市场规模:2020年市场规模超6000亿 维持高速增长

中国大数据产业联盟发布的《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地图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2018年以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VR、5G、区块链、边缘智能等新技术的交汇融合,持续加速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伴随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各地与大数据相关的园区加速落地,大数据产业持续增长。

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6388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未来三年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3年产业规模超过10000亿元。

市场格局

——细分市场格局:软硬件占据行业主要市场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从市场结构来分,大数据产业可划分为大数据硬件、软件以及服务三类市场。

根据《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最大的构成部分仍然来自于传统硬件部分——服务器和存储,占比超过40%,其次为IT服务和商业服务,两者共占33.6%的比例,剩余由25.4%的大数据软件所构成。从软件角度来看,2020年中国最大的三个细分子市场依次为终端用户查询汇报分析工具(End-User Query, Reporting, and Analysis Tools)、人工智能软件平台(AI Software Platforms)以及关系型数据仓库(Relational Data Warehouses),并且IDC预计,三者总和占中国整体大数据软件市场的比例接近50%。

——应用市场格局:互联网、政府、金融为大数据主要应用领域

从具体行业应用来看,互联网、政府、金融和电信引领大数据融合产业发展,合计规模占比为77.6%。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个行业由于信息化水平高,研发力量雄厚,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大数据成为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政府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相关的应用需求持续火热。此外,工业大数据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数据量大、产业链延展性高,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大。

发展趋势与前景

——发展趋势:数据治理成为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方向

——发展前景预测

据赛迪顾问预测,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2021-2023年增速将达到15%以上。在此基础上,前瞻测算,到202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接近18000亿元。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⑨ 大数据发展怎么样啊

大数据为什么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第一:大数据自身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大数据相关技术紧紧围绕数据价值化展开,数据价值化将开辟出广大的市场空间,重点在于数据本身将为整个信息化社会赋能。随着大数据的落地应用,大数据的价值将逐渐得到体现。目前在互联网领域,大数据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第二: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第三:大数据产业链逐渐形成。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大数据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数据采集、整理、传输、存储、分析、呈现和应用,众多企业开始参与到大数据产业链中,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相信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⑩ 大数据行业现状及前景

当前,我国正在加速从数据大国向着数据强国迈进。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5年,随着中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持续推进,其产生的数据将超过美国。我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从2019年的约9.4ZB增至2025年的48.6ZB,数据交易迎来战略机遇期。1zettabyte大约是1万亿gigabyte,这是当今常用的测量方法。与此同时,美国2019年的数据量约为8.6ZB。到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30.6ZB。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