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健康大数据|中国健康比例多少

『壹』 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趋势一:数据的资源化

什么是数据的资源化,它指的是大数据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要战略资源,并且已经成为大家争夺的焦点。因此,企业必须要提前制定大数据营销战略计划,抢占市场先机。

趋势二:与云计算的深度结合

大数据离不开云处理,云处理能够为大数据提供弹性可拓展的基础设备,是产生大数据的平台之一。自从2013年开始,大数据技术已开始和云计算技术紧密结合,预计未来两者关系将更为密切。

另外,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计算形态,也将一齐助力大数据革命,让大数据营销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趋势三:数据科学和数据联盟的成立

未来,数据科学将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各大高校将设立专门的数据科学类专业,也会催生一批与之相关的新的就业岗位。

『贰』 大数据洞悉民众健康消费趋势

大数据洞悉民众健康消费趋势12月10日,阿里研究院联合阿里健康首度发布了《阿里零售平台健康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阿里零售平台的健康消费(包括医药产品、健康产品和医疗健康服务等)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2.5%,达到650.2亿元。报告认为,中国人的健康消费理念正在从“有病治病”向“无病预防”转变。同时,人们健康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并呈现越来越丰富多元化的趋势。网上健康消费人数增长六成宏观层面来看,2014年,阿里零售平台上包括医药产品、健康产品和医疗健康服务在内的健康消费总额达65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2.5%。这一变化主要是受到健康消费总人数增加的影响,从2013年的6820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1.11亿人,增幅为63.5%,说明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健康消费的人数在迅速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年健康消费金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重度用户增长超过了平均值,达68.9%。从单品和类目来看,健康消费的区域性痕迹明显。北京的口罩消费额位居全国第一,占比超六分之一,而黑龙江的口罩消费增幅最快,超过了200%。此外,将2014年的网民人均口罩消费和地区平均空气质量对照来看,各省市消费者的呼吸健康保护意识出现两极差异:湖北、河南、新疆、山西和湖南等地的平均空气质量不佳,人均口罩消费金额却不高,呼吸健康保护意识不强;而平均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广东、福建和海南的人均口罩消费金额反而较高。有钱、年轻是网上健康消费两大标签数据显示,上海市以872元成为阿里零售平台上人均健康消费最高的省市,其他地区的人均健康消费也基本与当地的人均GDP成正比。广东、浙江和江苏的健康消费总量最高,而北京、上海、天津的健康消费占比最高。健康消费的主力是29~35岁之间的人群,占比超过30.7%,该年龄层与平台整体情况相比偏高。互联网人群对医疗健康服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014年,全国体检网购消费比2013年增长了31.3%。其中女性体检消费占比为60%,29~35岁人群消费占比为48.9%。经济较发达地区更关注体检服务,体检消费排名前三的上海、北京和广东的消费总和,就占了全国总量的60%以上。消费者健康消费理念向“预防”转变报告认为,财富增长、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环境变化等因素是健康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消费者需求升级的主要原因。今年双11,健康类产品同比增长约100%,比如蜂蜜为117.8%,以智能手表、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接近5倍;而医疗健康类服务消费增长更加迅猛,达到189%,其中健康护理服务增长205%,健康和意外保险增长432%。医疗服务类产品越来越受阿里零售平台的消费者欢迎。据天猫医药馆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双11期间,和睦家医疗80220元的“产前检查+剖宫产后顺产优惠套餐”成为天猫医药馆双11单价最高的商品;一个医疗服务旗舰店在双11一天内,共卖出500余颗种植牙。“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阿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薛艳认为,人们不但更舍得为健康“埋单”,而且健康消费理念也从“有病治病”向“无病预防”转变。

『叁』 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业学什么

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教育部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目录中新增加的专科专业,通过专业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卫生基本理论、大数据平台运维、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有效实现对个人健康的全面监护。

核心课程有基础医学概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概论、健康管理、健康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慢病健康管理、医学统计学、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流行病学、实时大数据分析等。

『肆』 大数据给健康产业带来哪些变革

大数据给健康产业带来哪些变革_数据分析师考试

大数据能够更加科学地论证药物使用的效果,为医疗政策指导方向。

2012年,李兰娟曾经带领团队做了一个跟乙肝传染率相关的课题,采集了浙江1000人次的体检数据样本。通过分析发现:当年20岁(1992年出生)以上的样本,乙肝感染率在8%-10%;而20岁以下的样本中,乙肝感染率小于1.5%。

为什么只相差一岁,乙肝感染率就有那么大的差距?

1992年这一年,是个关键词。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李兰娟团队验证了药物的有效性,这样的分析结果,将给国家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带来科学的指导。

“如果我国继续保持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的全面接种,同时成年人也尽快接种乙肝疫苗,那么在十年后,中国将摆脱肝炎大国的帽子。”李兰娟说。

开发大数据预测疾病

有了大数据的分析,“看医生”模式正在转变为“被医生看着”——你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做到24小时给你“做体检”,这种全数据模式成本低,效率却很高,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用。

“精准医疗的长期目标,是每个人的健康管理。” 接下去,李兰娟团队将在浙江创建一个人数规模超过100万的志愿者队列,他们愿意共享他们的基因数据、生物样本、生活信息以及所有的电子健康信息。

这是一个融合参与者、有责任的数据共享以及隐私保护的新型研究模型。基于这份健康大数据,浙大一院团队将能够做一系列新研究,比如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为每个病人开出合适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比如为病人设定新的治疗和预防目标。

世界医疗产业最发达的美国,在医疗创业领域冒出了许多基于大数据,做疾病预防方面的高科技产品——

美国人Anmol Madan和团队创立了一个公司,专注研究通过手机的数据分析,预测机主的疾病。

他们对实验参与者手机超过32万小时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后,最终能够对人们的手机建模,来预测感冒、精神疾病等等。比如,当人抑郁时,通常就能够在与人交流中被看出变化,日常数据分析就能够捕捉这些变化。在测试中,这个应用能够正确判断60%~90%人们日常的生理症状和普通呼吸情况,同时把这些变化发通知给机主本人,未来还能发送给朋友或家人。

深度开发大数据,预测疾病,还可能大幅降低医疗保健的费用。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如果美国医疗保健行业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利用,就能把成本降低8%左右,从而每年创造出3000亿美元的价值。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给健康产业带来哪些变革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伍』 中国健康比例多少

一、中国人健康大数据概况

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

高血脂的有将1亿多人

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

血脂异常的1.6亿人

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千手观音》23位主要演员中19位都是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聋哑

英国研究证实:有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

美国研究证实:高度发达的现代医学体系与人的健康没有太大关系。

美国研究证实:有30%—40%的手术根本不需要做!

美国研究证实:与美国人健康寿命相关的因素中,只有10%跟医疗相关!导致美国人健康寿命延长30年中,有25年与医学没有关系。

四、健康大数据·中国每天有720个缺陷儿出生

2006年9月12日是我国首个“预防出生缺陷日”,同年监测显示,每隔30秒就有一个缺陷儿出生,相当于每小时30个,每天720个!

五、中国青少年健康大数据

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

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小学生近视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学生80%

中国7个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

调查显示:我国超过80%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

中国青少年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调查:

目前中国2.7亿在校生蛋白摄入量,仅为标准的65%。

铁、钙、锌严重不足,维生素A的摄入量仅为标准的15%。

青春期贫血的发病率达38%。

2013—2014年度,北京中小学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而全国肥胖儿中脂肪肝发生率40—50%。

2型糖尿病发病率20年间增长了11—33倍。

教育部《2013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

小学生近视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学生80%

沿海城市高中毕业生视力低下率85%

高度近视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六、中国老年人健康大数据

202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

骨质疏松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

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为56%,女性发病率为60—70%。其中骨折率发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的估计需要人民币150亿。

全世界痴呆病人已达2400多万,平均每7秒增加一个,中国老年痴呆患者约占全世界病例总数的1/4,平均每年增加30万的新发病例。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2003年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为1000美元。

老龄化进程:

法国115年;

瑞士85年;

英国80年;

美国60年;

中国18年。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

2003年我国未富先老,人均GDP为1000美元。

专家提醒

不要总以为疾病离我们很远,更不要让健康埋有隐患。

我们已经有太多的朋友,太多的亲人被疾病、被癌症夺去了鲜活的生命。

要知道,很多疾病在早期是很容易防治的,长期失治才会加重恶变,以致丧失生命。

有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才能早预防、早治疗,才能更好的珍惜生命。很多重大疾病都是从轻度重疾开始的!

战国时代有一名医叫扁鹊,医术非常高明,受到魏王的接见,扁鹊说自己的医术比不上中兄,中兄的医术比不上长兄。

魏王很奇怪,说:“那为什么你的长兄默默无闻,你的中兄只是小有名气,而你却名贯四方呢?”

扁鹊回答:“我的长兄总是治病于发病前,我的中兄治病于发病初期,而我却治病于病情恶化之后。”

事前控制比事中控制更重要,事中控制比事后控制更重要,对付危机(病情恶化)的最好方法是不陷入危机(病情恶化)。

做好事前控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是1,妻子、孩子、位子、票子、房子、车子……是0,0在多,1没有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看完以上数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其实,人一生的追求不外乎财富增长、事业成功、爱情美满、家庭幸福……但无论我们追求多少、拥有多少,如果失去健康,一切都将没有了意义。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亲朋,保健养生从现在做起!

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只是一个故事,我们看一看,听一听也就过去了,如果不幸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那就是一个事故了;到时候连累的还是自己至亲至爱的家人。

『陆』 大数据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

2015年左右,大数据相关政策规划密集出台,同期为大数据企业新增数量顶峰时期。近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产业规模日趋成熟。大数据产业主体从“硬”设施向“软”服务转变的态势将更加明显,面向金融、政务、电信、医疗等领域的大数据服务将实现倍增创新。

大数据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增速与政策出台密切相关

根据IT桔子统计,大数据企业的快速增长阶段出现在2013-2015年,增长速度在2015年达到最高峰。2015年后,市场日趋成熟,企业新增开始趋于放缓,大数据产业逐渐走向成熟。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柒』 大数据时代智慧养老健康新趋势

大数据时代智慧养老健康新趋势

在全球,当一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时,已经算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们国家已占到了14%,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据统计,2025年到2030年中国将会进入深度老龄国家,传统的家庭模式也会成为过去。未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比例将会大幅度提升,家庭规模在缩小。如何妥善处理养老问题,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过去我国养老主要关注传统的硬件投入,比如养老机构、养老床位,但实际这样的投入在我国依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2012年底,中国的养老机构大概有4万个,床位近400万。无论从需求数量还是质量看,健康养老产业的供求缺口越来越大,现有的投入方式、运作模式已显得非常不足。家庭社区养老将更加智能化

正是基于这样的机遇。中兴集团开始着力用科技服务于健康领域。作为一个ICT(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形成的新技术领域)传统企业,我们参照发达国家的养老经验,鼓励子女把老人领回家,在家庭或者社区进行养老。在中国当下的大环境下,把老人都集中在养老机构里不符合发展趋势。我认为未来97%的人养老应该以社区和家庭为主,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及大数据云平台模式,服务于养老。所以我强调构建这样一个平台,用以量化、维护、运营。其实老人生活需求中健康是首要的,这其中又包括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等,所以我们要更多以智慧、健康养老和居家作为中心,把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输送到家庭和社区。中兴希望跟产业界的上下游共同合作,共同面对中国快速老龄化,面对由于过去高速发展而让我们自身未来十年、二十年间不得不面对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时代智慧养老健康新趋势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赞(0)